拱心石下

Holok
1 min readSep 23, 2018

--

是日感冒,工作得擱下了。其實每次病,我都會質疑:點解人要有身體?

有時我想,可能這軀體不過是一個理念的容器 – 就有如一些舊約先知認為上帝會透過他說話一樣 – 即使毀壞了,真理仍然永存,超昇於凡塵眾聲,穿透人群。

或許對不住工作夥伴,趁病之機邊休息邊閱讀吳小姐的新書《拱心石下》,重現回歸前後的議事戰場。書中輯錄吳靄儀從政十八年來的講稿、散文,自是雄辯滔滔,砸地有聲。而現在看來,更是為新一代政治素人提供了一個榜樣:在鎂光燈後的政治領袖,在修辭和口號以外,更是政策研究、歷史、邏輯俱重的政治生命 – 政治畢竟建基於辯論。

中大哲學系前系主任張燦輝先生曾邀請吳靄儀教授政治哲學,但當年吳小姐忙於議會打仗,於是婉拒。哲學系的學生自是走寶了。

在社交網絡的年代,140字已是太長,但十八年的政治生命,又如何被濃縮?僅希望今之學生也能透過本書體應到成為拱心石的那份愛與責任。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