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沒有我們的未來系列: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 An Essay in Cosmotechnics” 書介(五之三)

Holok
9 min readOct 31, 2018

--

許煜對宇宙科技觀 (Cosmotechnics) 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器道合一」:透過技術活動,把宇宙秩序 (cosmic order) 和人類道德秩序 (moral order) 統一起來。在許煜看來,「器道合一」是可能的,但則證成須透過儒家的「天人合一」

本文以「中國古代科學 修煉天地之性」之題刊登於明報︰世紀版二元對坐專欄 2018年10月16日。無刪節版刊登如下︰

文︰陳可樂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現為 Eaton HK 駐場行動者,OneLawyer 網站創辦人

文︰李思華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英文及比較文學系博士

總覺得如果不開始講中國科技的話,就說不出許煜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 An Essay in Cosmotechnics”一書的獨特之處了。「中國科技」在本文的脈絡絕非指芝麻信貸或以臉部辨識為核心技術的全面監控系統,切勿混淆。許煜對宇宙科技觀 (Cosmotechnics) 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器道合一」:透過技術活動,把宇宙秩序 (cosmic order) 和人類道德秩序 (moral order) 統一起來。在許煜看來,「器道合一」是可能的,但則證成須透過儒家的「天人合一」。

要辯論中國有沒有科學的問題,我們當然可以數白欖式把古書中提過的機械都一一羅列,例如指南車、混天儀/候風地動儀、木牛流馬。但一如漢學家般,我們大概得出一個結論︰「好吧,中國也有一些科技,那我們就去看看其他風俗文化吧!」先等一下,有甚麼機械不是最重要啊,而是我們甚樣描述它,又怎樣理解他呢﹖把現象直接與西方對比,是得不到對差異的理解的。

晚清「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至二十世紀初的時期,當時學者為了趕上西方科學,而期望把儒家中的玄虛和不科學的部分切割掉。宋明儒學中的「氣」就首當其衝,氣在中國人來說,似乎人人都理解一點,又不能摸透。是能量﹖或是具體的物質﹖可是探測不到,又如何算是物理現象﹖孟曰「天地有浩然之氣」又是氣,食荔枝熱氣又是氣,女神的仙氣也是氣,很難理解哩!似乎把這些含混、神秘又迷信的概念掃地出門,中國思想才有救。

被後世常引為中國文明佐證的《天工開物》作者,明朝科學家宋應星,鍾情於宋明儒學周敦頤與張載論氣,甚至另著有一部專書《論氣》當中指「盈天地皆氣也」。

--

--

No responses yet